一二三节 郭不守出关_三教九流
笔趣阁 > 三教九流 > 一二三节 郭不守出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二三节 郭不守出关

  此次度劫主角乃是雷兕与铁翅大鹏,度劫的目的是两人为了化形,所以天道在度劫后的补偿自是替雷兕与铁翅大鹏易筋洗髓,从此脱离妖身。

  李易自不需要化形,所以天道便助李易增强肉身,精炼修为。虽李易得到的五彩霞光不多,可是对李易的功效却是要远高于世间的那些灵丹妙药。

  李易张开眼睛向着雷兕与铁翅大鹏瞧去,只见两人原先的禽兽身躯再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虬髯大汉,一位美艳少妇。

  虬髯大汉浑身虬肌一块一块的凸起,看起来爆发力十足,一脸络腮胡子凶悍无比,头角峥嵘;美艳少妇却是细腰圆臀,双胸高耸,身上裹着一件刚褪去的羽衣。

  李易哑然失笑,看这模样,虬髯大汉当是雷兕,娇媚少妇当是铁翅大鹏,雷兕倒也罢了,铁翅大鹏那般凶猛的存在,化形后居然如此的娇媚。

  虬髯大汉与美艳少妇来到李易跟前,齐齐向着李易行礼:“雷兕(铁翅大鹏)见过主人,拜谢主人救命之恩。”

  这两人便是自己以后修真路上最忠实的部下,想起十余年前太阴日的机缘,李易心中升起了浓浓的自豪,遂含笑着向两人点点头,又想起两人称呼自己主人稍显别扭,道:“小道上有师尊,实不敢以此地主人自居,你等还是称我为公子吧。”

  雷兕与铁翅大鹏自无不可。两人又请李易赐名,雷兕与铁翅大鹏皆已化形,自不能再使用禽兽时的名字。

  李易饱读诗书。区区起名之事自然难不倒李易,李易略一沉吟,对两人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铁翅大鹏你便叫扶摇;至于雷兕,你气势逼人,果敢勇烈。便取名雷猛。”

  这名字既形象又贴切,雷兕(雷猛)与铁翅大鹏(扶摇)在心中默念几遍。俱是大喜。

  ………………

  既已度劫成功,几人收拾一番,复归云山而去。

  雷猛与扶摇的宝贝在天劫中尽皆被毁,不过两人也不在意。化形之后,雷猛头上掉落的那一根角无坚不摧,扶摇褪下的一身羽毛锋利胜剑,再花上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后,两人自然可以炼化出得心应手的好宝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易结合雷猛与扶摇度劫时雷劫的发动,一直在潜心体悟着太霄神雷第五重天雷诀,相比于前段时间毫无头绪的摸索,李易自是进展飞快。

  如此时间又过了三月。

  此日清晨。李易正在阴阳石上打坐,忽的心神一动福如灵至,李易心中一阵激动的喜悦。赶忙叫上苏泽,道:“泽儿,师祖今日即将出关,我等速速前去迎接。”

  李易与苏泽来到云梦洞前,洞门尚未打开,不一会儿。老苍头与着雷猛扶摇三人也是上来,几人见过礼后。列在洞前等候。

  此时旭阳初升,金色霞光万道,气象壮阔而豪迈,苍苍莽莽的云山云海,升腾变幻,连着天上的一片锦绣,直让人分不清是在仙境,还是人间。

  辰巳相交时分,阳光扫尽浓雾,现了云山巍峨耸立的身影来,只听见云梦洞中传来一声轻啸,啸声和着洞外的鸟语花香,呜呜清风,并无丝毫违和之感,竟似在打着节拍一般。

  随着石门的隆隆声响,郭不守那久违而熟悉的身影踏歌而出: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载洞中道德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郭不守的歌声有一种奇怪的韵律,透过郭不守的歌声,李易只觉得自己的六识似一下子变得无比的灵敏,李易能感觉到阳光的灿烂,风水的流转,能感觉到鸟兽的愉悦,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李易的心底,一舒胸襟的愿望油然而生,随着郭不守的声音才落,李易清朗的声音已然响起:

  “此生颇好道,遇师云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间有真意,笑看古今痴。”

  歌声余韵袅袅,在群山间悠悠回荡,师徒两看着不明所以的老苍头、雷猛、扶摇三人以及眼中尽是羡慕神色的苏泽,对视一眼,尽皆大笑。

  阳光漫洒下来,穿越间或而过的山风,幻化出一种七彩的迷离,给师徒两皆披上一层霞光的衣裳,似恍惚,似朦胧,衣袂飘飘宛然神仙中人,再不沾惹俗世红尘。

  ………………

  李易带着苏泽向郭不守行了参拜大礼后,感受到郭不守一举手一投足皆合天地韵律,与四周的山水天地尽融合于一体,再无一丝一毫的匠气,显然郭不守在这五年的闭关中,修为已经大涨,更上一个台阶。

  李易道:“弟子诚贺师傅得合大道,破碎虚空指日可待。”

  闻得李易恭贺,郭不守面上不见悲喜,淡淡道:“为师修为不过合道境真常阶而已,离那破碎虚空还远着呢?”

  所谓“真常”,“真”指“真实”,“常”是指“不变”和“常在”,“真常”一词,大意为“本性”。

  《常清静经》云“真常应物,真常得性。”“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吕祖百字经》中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修真者在修炼中,炼心炼体,达到“真实”“常在”,做到万事万物不羁于心的境界,便算是“真常”境界了。

  “真常”境界之上是“真仙”。过得“真仙”,便能破碎虚空,行“飞升”之举。做那大罗天界的“仙人”了。

  郭不守离那传说中的“升仙”只有一步之遥,李易禁不住对“仙境”充满好奇,喃喃自语道:“不知三十六重天宫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能有什么不一样,仙人们还不是一张嘴巴两个眼睛?”郭不守耷了耷肩,不以为然,“你小子努力修炼,争取早日上天不就得了。”

  早日上天?这话……李易无语。

  说到这里。郭不守凝神向着李易看去,面上终于有了几分动容:“咦。你小子究竟有什么奇遇,为师不在你身边的这五年,修为居然上了几个台阶,很快就能冲破生死玄关了。”

  三年前。李易的修为便达到反虚境丹元阶,有了这三年的修为积累,此次助雷猛扶摇化形后,又得天道补偿之功洗毛伐髓,李易已然徘徊在突破的边缘。

  李易将几年前护送苏媚前往东海青丘山时,路上发生的事情与郭不守一一说来。

  “徒儿果然是有大机缘之人,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寻常人怕是只要遇见一桩,也是了不得。我徒居然都能逢凶化吉。”郭不守越听越是惊奇,饶是真常心境,亦禁不住的叹服连连。道:

  “想当年为师已是修为进展飞速,却也要到三十岁左右才冲破生死玄关,我徒能在不满弱冠之年便要冲破生死玄关,实是修真界未有之奇事。”

  郭不守闭关前以打击李易为趣,没想到出关后竟如此夸奖,李易难得的在师傅面前谦虚一回:“徒儿不是还没冲破生死玄关么?”

  生死玄关哪里是那么容易冲破的?

  人体有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其中六阴(手三阴经,足三阴经)六阳(手三阳经。足三阳经),称之为十二正经,具有运行气血,连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

  在十二正经之外,尚有奇经八脉,分别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经八脉既不直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循行错综于十二正经之间,具有涵蓄十二正经气血与调节十二正经盛衰的作用。当十二正经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十二正经气血亏虚时,奇经八脉又能气血灌溉。《难经》将十二正经比作“沟渠”,将奇经八脉称作“湖泽”,正是缘由于此。

  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又是其纲,任脉与手足六阴正经脉相通,被称为“阴脉之海”;督脉与手足六阳正经脉相通,被称为“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之间恪守阴阳,井水不犯河水,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若任督二脉不通,修真者身体内的气血不能循环转化,便终有衰竭的时候。所以修真者要想求得长生,就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脉,沟通阴阳。

  正所谓阴阳相隔,诀为永恒,要想沟通阴阳,自是凶险之至,稍有不慎,不能达到阴阳平衡,便是走火入魔,人死道消的境地,所以修真界又将任督二脉称作生死玄关。

  生死玄关,玄之又玄。需要勘破生死,无生无死才能安然度过。

  郭不守不以为意,道:“徒儿此生,在生死边缘已来来回回兜兜转转了这么多次,还不能勘破生死么?”

  李易闻之,顿时默然。

  且不说幼年流浪之时,日日徘徊在鬼门关附近,单说五年以前的那一次东海青丘山之行,就让李易数次闻道了死神的气息,或许是阎罗王天子于心不忍,才一次又一次的将李易的名字从生死薄上划掉呢。

  于旁人而言,生死可称玄关;于李易而言,生死之事,实在只是等闲。

  ………………

  在迎接师傅郭不守出关后,为了冲破生死玄关,达到结出玄胎的境界,李易也在云梦洞中开始了自己修真岁月的第一次闭关。

  洞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世事纷纷扰扰,日起日落间,几多兴衰成败转眼成空,凡夫俗子们自以为看透,却不知天道早定下三千法则,区区一辈子的光阴流年。譬若朝生暮死,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蜉蝣罢了。

  一年的时光,便在李易的一次打坐入定中悄然离去。若不是李易看着悄然间变长的头发与胡须。闻着身上厚厚的灰尘气息,李易还以为自己不过是一场大梦,方才醒悟过来而已。

  一年的闭关,其间凶险之处自不足为外人道,好在李易心志甚艰,逢凶化吉,终于一举打通了任督二脉。冲破生死玄关,结出了修真界梦寐以求的玄胎。

  修真者冲破生死玄关后。气血得以交融转化,阴阳得以平衡合一,进而转化为先天真元,于丹田中结出另一个“真我”。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修真者的精气神,就像婴儿在母亲的子宫中孕育了一般,所以称之为“玄胎”。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母亲身体里的孕育,是“生”的过程;第二部分是分娩后在世间的历练,是“死”的过程。

  “玄胎”的结成,标志着修真者在世间的历练“起死回生”,修为境界从此由后天踏入先天,正式窥得了“长生”大道的门径。

  感受着自己丹田中蓬勃向上的生命源泉。李易的身心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一刻,身处云梦洞中的李易感受到了万事万物的存在,他听到了洞外山的挺拔。云的飘忽,树的坚韧,花的芳香,他也能听到周身气场的变化,大地的流转,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记得清楚。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永恒,生与死。悲与喜,诸法空相,五蕴皆迷,七苦皆堕,在这一刻变得失去了意义……

  ………………

  昔年道祖鸿钧于紫霄宫中讲道,曾云:世间大道三千,条条皆通自然。便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每一种生灵,都是各有各的缘法。

  李易在云山上默默无闻的修炼,大千世界依然在以自己的造化,包容且俯视着一切。

  毕竟,日子总在过着。

  苏媚与小白在青丘山上,音讯全无……

  李易结义兄长孟沛被赠与老祖宗亚圣孟子的原版典籍后,回到邹城孟家潜心研读,五年不出……

  朱微颜被其父朱达理召回岳麓书院后,顶住其父压力,将与嵩阳书院董文标的完婚日期推迟,然后带着淡墨浅语两位丫鬟,隐居岳麓书院后山,捧着一本古旧的琴谱,日日弹琴为乐……

  静璇女尼决意在红尘深处历练着,不仅度化世人,亦度化自己,当然,在静璇的心灵深处,还有着一位行走在魔与佛的边缘之人,在等着她的度化……

  曾惨败于李易之手的岳麓书院君不器以及白鹿洞书院张明本等人深以为耻,回到各自书院埋头苦读,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击败李易,一洗前辱……

  倒是那全真教的赵存真在这五年间独自闯荡北疆莽原妖族的地盘,在尸山血海中杀出了赫赫名声,许多人甚至将赵存真列为修真界年青一代的第一人,认为其修为比起道教天师派少天师张乘风,儒教孔府世家少家主孔全义,佛教少林寺方丈大弟子释无色还要高明。

  至于邹半仙,天玄子,慧空,江晚余等人,或游戏风尘,或隐居不出……

  ………………

  云山派演武场。

  一年青道士与一中年道士各占一方,相对而立,年青道士持一把黝黑的铁剑,脚踏九宫飞星步,手中捏一个指诀,将大拇指指寅纹握拳藏起甲壳,口中念动咒语道:“煌煌苍天,赐我以雷,神兵天威,天雷为用,急急如律令,疾!”

  随着年青道士的咒语,苍天似生了感应,朗朗乾坤忽的变成一片紫色的海洋,浩瀚的深邃,紫光流动间,雷声隆隆作响如千军万马齐齐呼啸狂奔而来……

  年青道士一声疾呼,手中铁剑一甩,那天空中的千军万马登时俯首听命,化作一道晶莹的紫色闪电,向着对面的中年道士直撞过去。

  中年道士见此状况,眼中欣赏神色一闪而过,面色显得凝重无比,口中却是大呼一声“来得正好”。

  呼罢,中年道士手中白色宝剑剑芒一闪,用着与年青道士相同的动作,亦是一个指诀,将大拇指指寅纹握拳藏起甲壳,口中念动咒语:“煌煌苍天,赐我以雷,神兵天威,天雷为用,急急如律令,疾!”

  天空中同样的紫色海洋再现,最后化作同样的紫色闪电呼啸而来,只是中年道士凝结出来的紫色闪电颜色更深,电光更浓。

  两道紫色闪电如若两条蛟龙,凌空虚度,张牙舞爪着在空中猛烈的撞击在一起……

  年青道士闷哼一声,身形猛晃,“蹬”“蹬”“蹬”……连连后退三步才站稳脚跟,气喘吁吁着头顶上雾气腾腾。

  而那中年道人,道袍鼓胀间牢牢的站住脚跟,身形微微颤动不已。

  中年道人深深呼吸一口,浑身真气流转,向着年青道士点头颌首,道:“徒儿能将邹城孟家的正气罡运用到太霄神雷之中,更添太霄神雷之磅礴大气,逼得为师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应付,单凭此点,徒儿在江湖上年轻一辈中,亦可一览众山之小了。”

  中年道人说话间,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青道士,心中一股暖流扬然而生,语气显得欣慰无比:“为师有徒如你,百年之后去黄泉之下见得云山派的各位祖师爷,倒也无须太过愧疚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