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再议封侯,朕心意已决!(求月_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笔趣阁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24章 再议封侯,朕心意已决!(求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4章 再议封侯,朕心意已决!(求月

  第124章再议封侯,朕心意已决!(求月票)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正当刘恒欣赏地看着那位老臣时。

  人群中,张旺川心情也是缓解了些许。

  然而,却是听到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接着,队列中又走出一人。

  清了清嗓子,以一副义正言辞的口吻说道。

  “陛下,封侯之事万万不可!纵使张家功绩在厚,然,先帝有命,非刘氏子孙称王天下共击之,非有大功绩者不可封侯。”

  “试问陛下,张公岂有泼天大功?比之开国功臣又如何?”

  听着朝臣的问题。

  不,应该说是质问。

  刘恒眉头微微皱起。

  眼前的朝臣硬着脖子直谏的样子。

  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屏幕前的张伟也是心头不爽。

  最讨厌的就是这群自诩清流的朝臣。

  一个个的,将所谓的直谏动不动就挂在嘴边。

  表现出一副死而后已的样子。

  实际上呢?

  实际上,只敢在朝堂耍嘴炮,只敢去借助顶撞帝王,博取所谓的名声。

  不过是哗众取宠!

  再者。

  陛下的心思又岂是这群人能够轻易揣测的?

  别的不说,张洛安有多大的贡献,他们知道吗?

  张洛安此去出使各个诸侯国,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冒了什么样的风险,又是达成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们知道吗?

  不,他们知道个屁!

  他们只知道,张家大出风头。

  他们只知道,张家正在一步一步的崛起。

  甚至,民间还出现了所谓的张家威胁论。

  威胁的是谁?

  威胁的是他们的地位。

  是他们眼中最宠幸张家的陛下!

  总之,在这群所谓的清流眼中。

  无论是张家的贡献也好,亦或是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发明也罢。

  都不过是为了出风头,为了博取陛下的眼球。

  甚至张家的出现,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感觉。

  张家就是在抢他们的风头。

  张家的发展,阻碍了他们的道路!

  如此,诸多清流,自然是对张家抱有不小的敌意。

  所谓的威胁论出处在何,自然不言而喻。

  清流清流,其实一片污浊!

  眼见此情此景。

  张伟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说白了,这群人就这德行。

  屏幕前,张伟借助张旺川的余光看向刘恒。

  却是能够看到。

  刘恒脸色阴沉。

  似乎压抑着愤怒。

  也是。

  这群所谓的清流懂什么?

  他们知道张洛安张公之于的贡献吗?

  他们知道张公为大汉奉献了多少吗?

  越是想。

  刘恒越是感觉一阵火气涌上心头。

  “陛下,老臣也觉得万万不可。”

  “陛下张家之功绩,当不得如此封赏。”

  “陛下……”

  终于,刘恒忍无可忍。

  “全都给朕住嘴!”

  顿时。

  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刚才出声的朝臣皆是跪伏在地。

  寒蝉若惊。

  刘恒,明显是发怒了。

  要不,也不可能是这种严厉的语气。

  或许自己的一番作为真的是错了?

  不少朝臣心中冒起这样的念头。

  但,

  很快,他们想到张家出的风头。

  又联想到可能被打压了自己。

  不少所谓的清流咬了咬牙。

  似乎是打定主意。

  “陛下,老臣认为陛下给予张家的殊荣已经是圣恩眷顾,张公确实贡献丰厚,但是远远抵不到封侯的地步,还请陛下三思。”

  却是能够看见。

  刘恒微眯着眼。

  眼中,甚至闪烁过了些许寒意。

  “还有人认为张公不值得如此吗?不如一并站出来。”

  人群短暂地骚动了一下。

  接着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很大的决心一般。

  又有几个臣子走出队列。

  这个时候,张伟已经是操纵着张洛安抬起头。

  将眼前的几道身影牢牢的记在心中。

  不管怎么说。

  这一次的机会,或者说是刘恒表现出来的恩眷。

  可是张家拼死获得的。

  张洛安的逝去,让张伟悲痛万分的同时。

  也是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眼下,正是张家趁此机会逐步扩张的最好的机会。

  甚至很有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毕竟,如此的泼天大功。

  藩镇这东西,可是只在这个阶段有。

  后续,想要获得如此功绩。

  就只有开国之功等。

  而他张家,在彻底发展起来前,最好还是不要参与这些征伐。

  否则,一个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张家就此一蹶不振。

  甚至出现大问题。

  故而。

  这么一个重要的节点,有人跳出来阻止。

  张伟自然是要用小本本记下来。

  “陛下,老臣有其他意见。”

  又有一人走出队列。

  却是与张家一向交好的萧何。

  “哦?萧国老有何建议?”

  刘恒主动开口。

  言语间,有鼓励的意思。

  “陛下,依照老臣看,张家担得如此大任,不光要奖赏,而且要大大的封赏,以示陛下恩眷。张家封侯一事,老臣觉得,张家担得起!老臣也愿意为张家担保!”

  随着萧何的话音落下。

  整个朝堂,顿时一片寂静。

  萧何,开国功臣。

  三朝元老。

  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可比张洛安要高出太多太多。

  当然,这是在张家推恩令之前的事。

  之于推恩令,也是萧何自然是有所耳闻。

  这是一种很大的冒险。

  但同时,一旦成功,之于汉国,可谓是解决永久地解决所有的心腹大患。

  甚至是不费一兵一卒。

  如此功绩。

  再加上刘恒与张家的情分。

  而张洛安的逝去,更是将这么一个情分提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简单地思虑。

  萧何决定,不光是遵循陛下的心思,也是卖张家一个面子。

  至于朝中的阻力。

  这群朝臣是个什么东西,萧何可谓是太清楚不过了。

  完全不足为虑。

  却是能够看见,

  听到萧何的支持,刘恒的神色舒缓了几分。

  “其余人等不发声,是否也是支持张家封侯一事?”

  “张爱卿,你可有想法?”

  听到刘恒主动问询自己。

  此时。

  队列中的张洛安微微拱手。

  “陛下,依照臣所见,纵使我张家有足够的功绩,也不该封侯。”

  刘恒的脸上出现了些许讶异的颜色。

  说实话,他想过张家封侯在朝堂上有阻力。

  但他没想过,这个阻力,居然反倒是来自张家。

  按道理,他张旺川应该是最支持追封张洛安为侯爵的。

  毕竟,诚如刘恒所说的。

  张洛安封侯,不仅是对他自身功绩的表彰。

  对张家今后在朝堂的发展也有不小的好处。

  再者,谁不希望自家人封侯呢?

  光是名气。

  就足够让在朝堂上自家的子孙腰板挺直几分。

  听闻张旺川的话。

  朝堂上的其他人都是一脸震惊。

  甚至连萧何都以一种惊讶的目光看向张旺川。

  却是张伟操纵着张旺川不慌不忙地开口说道。

  “陛下,诚如其他朝臣所说的,我张家功绩不够。即便是够,在这个时代,我张家封侯,相比开国之功绩是远远不如的。”

  “再者,我张家从无列土封侯之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说实话,张伟前面的其实全都是铺垫。

  只有最后一句,才是他真正的心中所想。

  张家是绝对没有裂土封侯之心的。

  即便是有,也得憋着,也绝对不能显露出来。

  张家想要发展,就必须要遵从张家的祖训。

  只有抱紧帝王的大腿,并且以一副忠臣的姿态,为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家才有长久发展的希望。

  张杰才有存在的希望。

  否则,随着张家发展的越发庞大。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坐视,有这么一个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世家出现。

  张伟看遍所有历史,哪怕是氏族,也只是鼎盛在一时。

  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在其鼎盛的时候骄傲自得意满。

  乃至于目中无人。

  进而成为了帝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算是一时的专权,也终究抵不过堂皇大势。

  故而,

  张家就算是有机会。

  张伟也不会坐视张家去抓这个机会。

  或者说,张家决不能有任何不臣的心思。

  即便是成功了。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张家势必会盛极而衰。

  故而。

  最多最多,张家可以在名声上有所发展。

  名声这东西,无论是民间的声望还是朝中的声望。

  之于张家都是只有好处。

  尤其是张家,始终忠于帝王这一点。

  这一点是根本,也是张家发展的根基。

  故而。

  在刘恒提出,张家的功绩足以封侯的时候。

  张旺川反倒是跳出来表忠心。

  封不封侯的,在张伟眼里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只是情分,是张家能否借此得到进一步发展。

  似乎是没有想过张旺川会这么想。

  说起来也是,任凭谁看到一个大好的封侯机会放在面前。

  甚至于一块大好的封地就放在面前。

  不是谁都能像张旺川一样毫不犹豫地拒绝的。

  再者。

  凭借刘恒和张家的关系,毫无疑问,只要是张旺川点这个头,张家不仅会被封侯,而且还能拥有一块足够的封地,足够张家繁衍生息。

  毋庸置疑。

  张家的功绩,担得起。

  但。

  张伟则是有不同的想法。

  屏幕前,张伟微微一笑。

  在众人都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的时候。

  张家反倒需要急流勇退。

  更为贴切的说是,以退为进。

  毫无疑问,他张家就是想要借此机会表忠心。

  绝对忠于帝王。

  看似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利益。

  其实,是福是祸,其人自知。

  “既然张爱卿有如此言论,那么朕也退一步吧。朕依旧是打算追封张公为侯,但,先不要忙着拒绝。此等侯爵无法继承,并无封地,只是一个名号,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说罢,刘恒以一种极其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朝堂。

  被他扫视过的群臣,都是心虚的低下了头。

  说破天,这群朝臣有什么目的再清楚不过。

  就差直接跳出来了。

  张家势大。

  如果说,原先张家的发展不在朝堂,这些人还能忍受刘恒和张家的情谊的话。

  那么现在,很明显,张家想要在朝堂上有所发展。

  凭借着这一份情谊,张家势必会达到一个让所有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从刘恒对张家的态度以及张洛安逝去之后刘恒的表现就能看出。

  如此,张家的阴谋论开始甚嚣尘上。

  无论是真的觉得张家有阴谋的所谓的清流。

  还是觉得张家挡路的官员。

  此时此刻,在张洛安逝去的时候,在刘恒想要追封张家为侯的时候。

  都是跳出来想要阻止。

  眼下,张家的擎天柱倒下。

  正是张家衰弱的时候。

  加之,之前朝堂中不断提起来的张家英阴谋论。

  这还是张旺川在朝堂中。

  可想而知,若是张旺川不在朝堂。

  估计此时就会有人开始直言不讳地劝谏了。

  “陛下,张家……”

  有朝臣还想开口劝谏。

  “朕心意已决!”

  刘恒很是坚决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如今张架势大,若是再行封侯之势,恐怕张家的发展将再无遏制!如今,张家在朝野之中的影响力,早已是空前,不得不防啊陛下!老臣愿向陛下死谏,张家必不能封候!”

  又有人跳出来反对。

  甚至不惜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姿态。

  短暂的沉寂。

  接着,朝堂上的刘恒勃然大怒。

  他已经一退再退,从张家封侯,到现在的张家张洛安只是追封侯爵之位,并无侯爵之实。

  从实权到只有一个名头。

  他已经退让了很多。

  是,你们不知道张家的功绩,但我刘恒知道。

  是,你们将张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张家对我刘恒乃至大汉的贡献是实打实的。

  我刘恒不傻,知道张家的好,亦是知晓张家的心意。

  张家始终忠于自己。

  人家已经自愿放弃封地,放弃能够继承的爵位,放弃了一切利益。

  而我现在,身为帝王,即便是虚名都给不了张家?

  刘恒愤怒了。

  直接在朝堂上咆哮。

  “朕心意已绝,尔等若是执意死谏,死则死矣!”

  “还有,立中侍郎等人,即刻免去职位!既然尔等执意阻拦,那么也就没必要待在朝堂上了。”

  “朕最后再强调一句,张家之于朕、之于我大汉的贡献,远超尔等想象,并非尔等人轻易企及,张家封侯之事毋须再议!”

  说罢,刘恒拂袖而去。

  只留下一片面面相觑的众人。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